Adsense Top

Friday 29 December 2017

拟新条例监管 关丹铝土矿禁令再延长半年

彭亨州关丹铝土矿开采禁令再延长6个月,至2018年6月30日。




天然资源与环境部2017年12月24日宣布,随着反贪污委员会宣布解封彭州铝土矿库存,内阁决定再延长开采禁令。



“在12月21日,反贪会宣布撤销充公逾1000万吨的铝土矿库存,因为环境部、地质与矿物局及彭州政府已同意推出新条规遏制非法铝土矿开采活动。”

该部2017年12月24日发文告说,在考量该部门与州政府部意见,该部于12月20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中针对上述事宜商讨,内阁同意再度延期开采与出口铝土长达半年。





改善运送铝土过程,将更有效监督,以减低污染及保障当地居民。(档案照)
精简转移过程


文告说,反贪委会提出需进行数项的建议执行,精简铝土矿库存转移过程,以供出口。即(一)详细审核每个铝土许可证(AP),包括位置及存库数,并依据州政府及矿物及地质局技术评估;(二)修改2016年矿物发展(执照)条例,确保铝土在出口前过程顺利。

控制铝土开采


“随着上述改善与提升,在运送铝土过程,将更有效监督,以减低污染及保障当地居民。”

天然资源与环境部也拟出更有效程序,确保开采铝土活动获控制,即在撤回充公铝土后,该部同意在某种情况下重新考批准申请出口铝土,但需依据以下情况,即清空存放在彭州关丹码头及登州甘马挽码头的铝土存库、已缴交开采税给州政府的业者,但未进行出口的公司,建议将存库移到获州政府批准的州政府行政中心,即Kota SAS哥打斯里阿末沙的库存。

文告说,天然资源与环境部成立委员会,由该部秘书长出任主席、委员包括国防部队及州部门土地与矿物局,负责监督开采活动,同时确保铝土运送,有系统与秩序。任何非法进行铝土活动,将对付。

Thursday 21 December 2017

陈金福见证40年起落 摩托车业新山最蓬勃

拿督斯里陈金福从事摩托车买卖已有39年,从70年代由一间小小的木板店面白手起家,至今在柔佛州已拥有8家摩托车销售门市,一步一脚印地发展事业,近40年的光景也见证了柔州摩托车行业的起落。

与其说柔佛州新山是全马摩托车最大的市场,不如说这里是全国摩托车销售的“战场”,因为这里有每日往返新山与新加坡工作的“12万辆摩托车大军”,上下班的高峰时段,柔佛长堤的画面就是一大世界奇观。

一如陈金福所言:要鉴定一辆摩托车的好坏,必须来柔佛长堤实验;实用与否?这些越堤打工族,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放眼全国各地,与新加坡一水相隔的柔佛州新山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市场,这里拥有与众不同的消费引擎,无论是在地居民、越堤打工的大马人,以及每逢周末习惯前来新山购物的新加坡人,皆是供给新山经济生态不可或缺的养分。

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柔佛州新山的销量可谓傲视全国,数据显示,每日有12万辆摩托车从新山越堤到新加坡去,由此可见摩托车是越堤族首选的交通工具。

拿督斯里陈金福自1992年开始担任柔佛摩托车商公会会长至今,他透露摩托车的销量,与新币汇率的上下浮动息息相关。

“新币兑换马币的落差直接影响摩托车的销量,不仅是柔州人,亦有很多来自不同州属的打工族在新山落脚,每天骑着摩托车到新加坡去上班,这些越堤打工族,就是摩托车商的主要销售对象。”

他表示,2013年至2015年是马币兑换新币最波动的一年,不断高涨的新币犹如“吸星大法”般,让更多的本地人加入摩托车大军,越堤到对岸赚新币,该时期也将柔佛州摩托车的销量推到最高峰,旗下8家门市平均每个月可销售1000辆。
陈金福与太太拿汀斯里庄秋楧,在事业上同打拼共进退。


消费税打击销量

高峰之后必然是走下坡之路,平均每个月销售1000辆摩托车的好成绩,在2015年4月1日之后开始“变奏”,尽管新币依旧将马币抛在远远的后头,原因是一个叫消费税的政策,重重打击了摩托车的销量。

陈金福说,原本使用两年就决定更换新摩托车的越堤族,也因消费税的到来而改变消费模式,开销变多了,自然盯紧钱包过日子,不敢贸然买新的摩托车。

“消费税政策实施一年半之后的今天,摩托车销量才渐渐恢复正常,可见消费税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小地方较多女骑士

询及哪一款摩托车卖得最好?陈金福表示,日本品牌野马哈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排名第二的是本田。

他表示,摩托车大致分为弯梁车(Cub)、踏板车(Scooter)、骑士车、越野车以及重型机车五大款式,而市场上80%的销量,还是以弯梁车为主。

他解释,大马小城镇的摩托车销量表现不俗,比较起新山大部分以男性为主的摩托车骑士,小地方才能看见比较多的女性摩托车骑士。

陈金福说,在中国、台湾、越南、泰国等地,女性驾驶摩托车的比率较高,因此,较为时尚的踏板式摩托车销量比较好;而踏板式摩托车在马来西亚占很小的销量比率,更不适合用来每日往返新山与新加坡工作。

“越堤族需要一辆耐操劳的摩托车,他们驾驶摩托车的‘绝技’乃见缝就钻,他们需要一辆比较‘苗条’的摩托车;踏板车身型太宽,驾驶起来不够灵活,因此鲜少有越堤族会选购踏板车作为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越堤族选购安全帽以品质为主,价格考量反而是其次。


二手摩托车柔州没市场

在乡下地区,一个悠闲的退休“安哥”或家庭主妇,开着一辆拥有20年“历史”的摩托车去喝下午茶或上巴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每日风风火火的柔佛长堤上,需要一辆“战车”来与越堤族共进退。

陈金福透露,越堤族平均每两年换一辆摩托车,为何他们的摩托车如此“短命”?原因是越堤族没有时间修理摩托车。

“长期驾摩托车来回新山与新加坡的打工族,他们要求的是一辆性能好的摩托车,而新车不会时常故障,不必他们花时间来修理,一辆5000至6000令吉的新摩托车,比起容易故障的老摩托车,对于赚新币的越堤族而言,还是划算。”

然而,越堤族两年就换新摩托车,摩托车的二手市场是否蓬勃?

陈金福表示,柔佛州的摩托车二手市场等同于没有市场,在大部分顾客都买得起新摩托车的消费环境里,柔佛州的旧摩托车只能卖至柔州以外的州属;两年摩托车的折旧价格,从40%至50%不等。

后座黑箱非常实用

在柔佛州,分辨越堤“战车”或只在大马境内活动的摩托车,除了看该辆摩托车有无“越卡器”之外,摩托车后座的黑色箱子,也是一大标志。

陈金福表示,在90年代之前,摩托车后座的黑色箱子,当成“赠品”来送都没人要,原因是当时人们嫌弃它“丑”,而且造成后座乘客上下摩托车时的不方便,偶尔忘记它的存在,不小心“踢”到还很痛。

“现在,黑色箱子跟安全帽一样重要,装上它可以置放雨衣、背包、文件等东西,其实它非常实用。”

至于摩托车骑士必备的安全帽,陈金福表示,越堤族会选购品质较好的安全帽,因此,价格不会是他们的第一考量。

印尼销量冠东南亚

如果你有到过印尼或越南胡志明市等地,你会发现要越过当地的马路,穿过犹如蝗虫过境般的摩托车阵,简直比坐过山车还要刺激。

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起昂贵的汽车,摩托车相对还是较为消费得起的代步工具。

陈金福透露,若不把中国计算在内,亚洲地区摩托车销售榜首的国家是印尼,以每个月平均50万辆的销量排名榜首,接下来是越南,平均每个月销量40万辆;而泰国则以平均每个月销售20万辆排在第三。

“马来西亚的摩托车市场相对而言算很小,主要是因为人口的关系,马来西亚摩托车全国一年的总销售量,都不及印尼市场一个月的销售量。”

在大马方面,摩托车主要还是以男性骑士为多的交通工具,尤其在新山,摩托车骑士90%是男士。

男骑士占九成

陈金福打趣地道,柔佛长堤是一个摩托车骑士冲锋陷阵的“战场”,早上大家都想尽快到新加坡,傍晚时分大家也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因而时常发生碰撞;如此危险的驾驶环境,女生还是“等人载”比较好。

大马骑士创“世界纪录”

马来西亚的公路交通意外相当严重。根据交通部公布,每天平均有18人死于交通意外,其中,摩托车骑士占了交通意外死亡率的大多数;过去十年来,近4万摩托车骑士命丧虎口。

我国车祸其中80%是人为的肇祸因素,陈金福也认为大马摩托车骑士的驾驶态度有待改善。

他说,海外一些国家禁止摩托车上高速公路,而大马的摩托车允许开上高速公路,因此,大马的摩托车骑士个个都是“飞车手”,习惯把油门“扭到尽”。

“国外摩托车生产商来大马考察时也惊讶,原来马来西亚人这样驾摩托车的,就是把油门扭到尽。川崎公司之前出过一款摩托车,全世界的骑士使用都没有问题,新山则刷下第一辆坏掉的‘世界纪录’。”

陈金福语重心长地说,本地摩托车骑士必须检讨驾驶态度,车祸死亡数据居高不下的事实摆在眼前,骑士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也需要为其他公路使用者着想。

南洋商报: 2016年9月11日



Thursday 14 December 2017

林明的美丽与悲歌

全球锡矿业的没落,曾令林明矿工引以为傲的林明锡矿场锁上大门,地下锡矿隧道被封闭,滚滚红尘将锡矿场的历史古迹埋藏了。

埋在地底下林明锡矿场的历史与文化宝藏,早已获得世人的瞩目,以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林明锡矿场历史古迹有者完好无缺的保留下来,有些却因发生事故或缺乏保护之下,在岁月的冲击下被淹没了。

遗址废墟不见原貌

侧看林明,锡矿场整片历史版图似是被拆散的拼图,一些拼图已经遗失了,再也找不回来,部分则可以重新拼凑……过去占地5英亩的锡矿加工厂,曾经容纳百名工人,多数是巫裔的他们忙着在厂内操作机器,努力将锡矿加工变成“锡苗”,昼夜操作。

当时,整个林明锡矿场的运作系统是先从地下隧道开采锡矿,再使用火车轨道运载至锡矿加工厂,利用铁轨与渡轮将锡矿运输出去。

漫步在这曾经辉煌的林明,山上地下隧道遗址仍还保留着,山下林明锡矿加工场遗址则成废墟一片,野草丛生,只剩下三两两的铁枝、一层层的机器基架,再也不见原貌。

无人管理连根拔起

根据本报探析,锡矿场自从关闭之后,许多矿工取不到遣散费,因无人管理,就拆除锡矿加工厂,甚至将工厂连根拔起,能够取的物品就取,能够卖的就卖,连一块木板都没有留下,唯有地底锡矿场保留得比较完整。

而火车轨道的遗迹在锡矿公司关闭之后,被清盘公司当成废铁般变卖,如今,只剩下锡矿隧道外一小段的铁轨遗迹。

对申遗没太大信心

矿工钟景华认为,林明锡矿厂历史遗迹要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还遗留下的锡矿地底隧道之外,锡矿加工厂早已面目前非,输送铁矿轨道遗迹也都消失了,似乎缺乏条件申报“世遗”。

尤其是锡矿加工厂不复再见,里面的机器也遗失了,就算是复新起来,也不是原有的遗址。

其他建筑物,例如副经理宿舍、办公室、工程师宿舍虽存在,但是没有受到妥善的保护,就像是废置的屋子,连锡矿公司最有规模的医院遗址,也不复再见。

重要文物早已遗失

“据了解,现保留在林明博物馆的历史文物,不到所有林明历史文物的5巴仙,尤其是最有代表性锡矿隧道的手动升降机的重要文物,早已经遗失了。而目前开放的隧道也未免太短,需要整修的隧道必须到地底下,但是至今无人能够进入地底。”

据他所知,地下锡矿隧道早已被水淹没了

重现伟大锡矿历史

“这里经过锡矿全盛时期,因锡矿业没落,人口流失,几乎变成了老人与小孩居住的乡镇,现况,惟有旅游业能够让它起死回生。”

“虽然林明的历史古迹保留得不够完整,但‘林明锡乡’的特色还是可取的,有必要突显其特色,而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尤其锡矿公司遗址部分还在,只要政府进行复新或整修历史建筑物的工作,重现伟大的锡矿历史,申遗还是指日可待。”

让游客深入其境

“伟大的锡矿隧道已经被水淹没了,世人进不到,也看不到,这就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了。可是,只要政府肯拨出大笔资金,使用科技将地底水抽上来,再进行大整修,让游人深入地底锡矿隧道,林明锡矿隧道才可以成功纳入‘世遗’。”

部分锡矿隧道虽开放作为旅游景点,但还不够理想,锡矿隧道的卖点是“升降机”,须开放多一层的地下隧道,复新一架升降机下到底下,让游客体验到地下锡矿厂,深入其境的感觉。

“应该善加利用现有的历史建筑屋,例如矿场公司留下来的历史建筑物,可以改装成博物馆,一间林明博物馆是不足够的,可以多设几间博物馆,例如历史照片博物馆。”

宿舍见证采矿历史逾百间矿工宿舍,分布在林明范围,矿工宿舍见证了采矿历史,是矿工的标志之一。

锡矿公司为矿工所搭建的工人宿舍也相当具有特色,白色房屋是高脚式排屋,每栋有3至5个单位不等。仔细看其建筑格调,不似马来人,也不似华人的民宅设计,简单自成一格。每个单位,前面一扇门和一道门口,楼梯拾级而上,门旁则一般设有神龛,前方有两间睡房和一间客厅,厨房则设在一条公共走廊上。

矿工吴少基仍然住在矿工宿舍,他对矿工宿舍留下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政府要回收矿工宿舍不是问题,但须照顾居住在矿工宿舍的居民,需要赔偿一间新的住宿给他们。”他认为,要将林明的历史遗址保护下来,矿工宿舍也不可忽视,这可是早期矿工生活的印记,印着矿工生活的点滴,唱着矿工生命的歌。

游走遗址荒凉沧桑

踏进矿场公司的遗址细细查看,遗址所飘荡的荒凉与沧桑,让人像幽魂似的游走在每座遗址中。

锡矿公司的一座英国式的建筑依然矗立在绿草与大树旁,长期因乏维修与照顾,屋顶破瓦,墙壁部分削落,但原有的建筑结构还是保留着。

停车房依然可见,当年锡矿公司的高级工作人员都把车辆停在这里,进进出出。

出纳柜台是一个小小的窗户,可以想象当时矿工排队领取薪水的时刻。

工程师宿舍像名弃婴,惨兮兮,荒置得可怜,被爬满藤类与青苔占据了。

其中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是副总经理宿舍,双层式洋楼座落在山坡上,周围整理得较为整洁。

令人感到讽刺及可笑的是,这些锡矿公司建筑物的遗址,是游客参观锡矿隧道的必经之路,但却少有游客留意到它,还被外界人士误以为是“鬼屋”。

发展蓝图 倾向硬体人文欠缺

为了申遗而推出的《林明发展大蓝图》(Rancangan Khas Kawasan Sungai Lembing),列出的计划包括美化林明、复新与维修历史遗址、提升设施等。根据探析,日前大蓝图中真正落实完成的工程还未到30%,目前只进行锡矿隧道大整修、林明爬山设施等,看来申遗之路还很漫长。

随着林明获得“2012年最宜居城市”的殊荣后,关丹市议会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遗产”。关丹市议会是以“林明活体博物馆”的概念(Living Museums Of Sungai Lembing),赢得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UNEP)的青昧,联同德国及土耳其的地方政府,获颁“2012年宜居城市”金奖。

此外,蓝图里着重在保留锡矿场的历史遗址以及相关建筑物,对提升生态景点的设施,只列出林明山需要提升设施,忽略了其他生态旅游景点的设施,包括如何保护天然生态景点,却只字不提,因此被批评为重视发展“硬体设施”,欠缺“与人相关”的推广与文化活动的计划。

林明发展大蓝图计划项目:

矿场遗址的维修与复新工作:

1.进行锡矿隧道大整修工程
2.复新或重建锡矿加工厂。

矿工宿舍:

1.进行粉刷
2.灭白蚁
3.限定只能作为住宿及民宿用途。

关丹市议会保护林明遗址的指南,林明大街必须保留早期采矿年代的建筑色彩:

1.装修林明大街的建筑物,必须经过市议会批准。
2.维修或复新矿场建筑物遗址,例如副总经理宿舍、办公室、银行、工程师宿舍等等。
3.维修或重建指定的古屋。

地契申请‧多方考量

林明有一段传奇的土地故事,据说是全马史上最大的嫁妆,林明土地早期是苏丹所属,后来苏丹娶了林亚三(林明)的女儿林明,将林明这片土地送给她当嫁妆,后来她将土地开采权转让给父亲,其父亲与新加坡商人合资开采锡矿。

这片土地因蕴藏着丰富的锡矿资源,能点锡成金,成为当时英国人明争暗斗的抢夺的兵家之地,曾经多次易手。

1983年,苏丹将2000英亩的土地租给林亚三的彭亨公司成为租借地,3年后,后该因资金问题,把租借权转让交给英国公司彭亨矿业公司,后又将其租借权再度移交给重组的彭亨联合有限公司(Pahang Consolidated Company Limited)。彭亨联合有限公司将林明锡矿业推向最高峰,把林明带入辉煌年代,但锡矿国际价格惨跌,于1989年宣告关闭,州政府回收该片租借地,林明是片大地契,后林明大街归关丹市议会管理,而纳入市议会所管理的林明大街,被计划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



Thursday 7 December 2017

林明历史:从锡乡至没落

关丹的蹝林明锡乡蹞像与世无争的人间仙境,这乡镇曾经以其世界最大规模地下锡矿场而闻名于世,全世界因锡矿产量丰富而得名,但随着全球锡矿业没落,英国锡矿公司倒闭之后,林明被世界遗忘了。

当年,全村人犹如乌云密布,顿时没有了生计,哀愁与贫穷笼罩着山城里,迫使矿工外移到它州及大城市重新讨生活,致使人口锐减,林明山城变成了蹝死城蹞,仅剩下老人及妇孺。

林明这片土地,不但拥有丰富的锡矿资源,上天更赋予了它多云雾聚焦的天然环境,一道高高瀑布,彩虹划着瀑布水花四溅而过,林明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阳光普照,再现彩虹。

随着林明山的云海,彩虹瀑布的天然奇观被世人发现之后,许多人慕名而至,再度唤醒了人们对林明的认识,林明开始了旅游业的曙光。

获得报章与杂志的报道,以及新加坡电视台前来拍电视连续剧,林明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

根据彭亨州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到访林明的游客人次约2万人,2013年上半年游客明显增加,到访林明的游客是1万5000人。

去年,关丹市议会将封闭多年的锡矿隧道,经过整修之后,锡矿隧道得以“重见天日”,加上林明获得全球最宜居城市,声名大噪,林明这块宝石地再度亮了起来,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新方向。

但在这之前,据说约1883年前,有一处地方原始森林密布,人烟稀少之山谷盘地,有好几条溪汇集成河,不少华人沿河而居,地底下游丰富的锡矿资源,不少华人则做“山老鼠”,在山边挖洞开采锡米,此处正是“林明”。

招募华人开采锡米

最先在林明开采锡矿的矿工是客家先辈,其中一名领袖名叫林明,又名林亚三,据说,苏丹娶了林明的女儿为妻,苏丹把林明这块土地作为嫁妆,而林明的女儿将土地开采权转让给其父亲。

林亚三成为开采锡矿的开埠者,招募华人开采锡米,因此将这块蕴含着丰富的锡矿资源称为“林明”。

于1886年,英国公司“彭亨矿业公司”获得林明转让土地租借权,由于资金问题,该公司另外组成“彭亨集团有限公司”,并于1888年9月1日与苏丹重签80年的租借合约,土地面积是2000平方里,后来该公司于1906年结束业务,将租借权移交给彭亨州联合有限公司(Pahang Consolidated Company Limited),拥有丰富天然资源锡矿资源的这片土地,变成了英国的租借地,20世纪初期,华工大量涌到林明当矿工。

重组后的锡矿公司系统庞大,有行政总办事处,其中包括经理室、副经理室,行政主任室以及会计、矿工行政、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淘锡工程、机械仓库、食用品供应部、火车运输、罗里运输、医院、卫生部、保安部。

矿工辛酸血泪史

冒着生命危险用血汗换来,犹如“阴间找钱阳间吃”。

号称为世界最大最深的林明锡矿隧道深达14层楼高,以100尺为一层,地下隧道总共长达400哩。当时,在这里工作的矿工就像蚂蚁般不断往地底下转,开采锡矿,一层又一层的开采锡米,再搬运出来。

在暗无天日的地底隧道工作,头上顶着照明灯,再提着火水灯,在一线光明下,以尖嘴锄或磨利的尖嘴钢枝一敲一打的挖取锡米。

“地底下的矿工的工作,犹如置身在地狱的热炉,滴滴汗水不住的流,整件衣服湿透,矿工们都选择赤身,穿短裤,头戴塑胶帽进入隧道工作。”矿工梁少华说,这样的穿着最舒服了,这也是林明矿工的衣着特色。

矿工通常都带上至少一加仑的开水解渴,爬上爬下进到地底下的工地,早已经汗流浃背,要应付一整天的工作量实在不简单,工作完毕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家去。

他们在进入地下工地后就不会花时间再转出地面上,吃、喝、小解都是就地解决,卫生条件极差。地底下空气稀薄令人头昏脑涨,长时间吸入工地的炮尘、石粉,使得矿工容易染上风湿病、肺病、癌症以及遭遇意外而伤残。

大石压胸大难不死

由于地底矿场的温度相差很大,越深越热,工人只好工作一段时间后,用水喉喷洒身体的方式冲凉,以降低身体体温,避免过于闷热缺氧而导致昏迷。甚至,因大石崩裂压死及压伤的矿工不计其数,开采锡矿得越深入,工作越危险,地底岩石层里,经过炸药炸后,会呈现松弛而坍塌,虽然采取防范措施,以木斜支柱,盖上木板顶着隧道顶层,以防止深洞里的矿石崩裂,还是防不胜防。

尤其是早期开采锡矿的工作都是用人力,边炸边用工具一凿一凿的在石壁上开采锡矿,再把大块的锡矿石一块一块搬运到斗里;虽然后期演变至炸岩石,开采锡矿,但使用炸药的危险性更大。

“我曾经被掉下来的大石压正胸部,胸部溃烂,大难不死。”梁少华说道。

当时眼看自己胸部不断溃烂,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耐不住痛,眼泪直流,家人一脸忧虑的望着他,这种痛苦有谁知?

他犹记得另一次意外,当时有约10余名矿工在地下隧道工作,突然发生坍塌,让矿工无从逃避,活生生无一幸免,全都被压死在隧道里,经过挖掘之后,一条条的尸体被搬运出来,家人哭得呼天叫地!

矿工黄金财(68岁)也娓娓道来,在进行采矿工作时,一块大石突然跌落下来压倒其脚部,导致他躺在医院足足一个月,家人都以为他性命垂危。

“我都痛死了,但死不了,复原过后,继续在矿场工作。”

他父亲是一名非常优越的矿工,尝尽了矿工的苦,在黄金财年小的时候,就送他去当木匠学徒,让他有一技之长,长大之后不要当矿工。

当时,很多矿工先辈做矿工相当幸苦,都不想自己的孩子重操旧业,都把孩子送去学习其他手艺。

由于矿工相较于其他工作,收入会比较高,依然还是吸引许多华工当矿工。

回想起最令矿工们难过的时期,晋入80年代后锡价惨跌,导致林明锡矿公司逐年在亏蚀,也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趋向没落中。公司在1987年3月2日,不理会矿场800名员工的生计及遣散费,连薪金都没发,便告关闭。

林明锡矿场对林明当地居民来说,早就有一分执著与深厚感情,这种心情是经过无数血汗泪水交织而来,他们到底对林明矿场难舍难离。

71岁的矿工李文龙叙述,矿场关闭初期,矿工不知何去何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尤其是要养活一家大小的老矿工,更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把一生青春贡献给这座矿场,当矿场关闭后他们却一无所有。

老人与小孩留守空屋

随着锡矿业没落,当地人纷纷离开家园寻找生计,林明山城像经过战争的弃城。

矿工们都是吃得起苦,菜园里需要人手,建筑工地需要劳工,他们都愿意做,虽然收入比起当矿工少许多,但至少微薄收入可以养家糊口,有者到外地寻找其他工作,年轻的一辈更不愿意留守林明,在外头找到工作后,举家搬迁。

当时的林明就从一个3万名居民的小镇,人口流失到至今只剩下约800人口,多数是“老人与小孩”留守空屋,不愿意迁离熟悉的地方,日日夜夜盼着儿女归家。

73岁的周细英就是典型的林明老人,她有5个孩子,但孩子全都外头就业,只留下她与丈夫两老守着百年老屋。

“我老了,没用了,周身都是病。”

问到:“为何不要搬去跟孩子一起住?”她回答道:“城市我们住不惯,住在林明几十年了,一出屋子就可以买东西或跟街坊聊天。”

在屋子的墙壁上挂满了家庭照,周细英就是默默看着孩子的照片,思念着孩子,这是林明老人生活的典型例子。

掀开旅游新篇章

10年前,有游客前往林明游玩,发现林明山是看云海与日出的好地方,置身在林明山,云海飘渺,仿如置身在天堂之中。

尤其是匿藏在林明大卑士山的彩虹瀑布曝光之后,一时间获得瞩目,林明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山城,获得游客青睐,为林明掀开了旅游新篇章,上帝把林明的一扇门关了,但打开了另一扇门。矿场公司总经理的洋楼住宅于2005年改成林明博物馆,供游人游览林明矿业历史。

今日林明,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百年人事几番新,林明河流滚滚长流,它带走了多少人事沧桑、多少血泪,林明仍有永远写不尽悠悠沧桑史。

进入21世纪,从没落的锡乡翻身成为旅游胜地!